2015年,“制造業寒冬”一詞不時出現在各大媒體頭條,全球經濟低迷、綜合成本高居不下,高端制造回流、低端制造工廠遷移、以及時常傳來的某地工廠倒閉潮……種種事實不斷震顫著制造業人群的心弦。
就在大家都以為,信息技術服務行業也會受到上游制造企業業績影響的時候,用友優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助理總裁孫漢明卻告訴記者這樣一個事實:2015年,U8制造應用客戶的收入比2014年翻倍增長,從U8的收入結構來看,簡單生產制造模塊的數量和金額也都實現了翻倍增長。
“因為中國的制造業主體就是中小企業,這也正是U8的主要客戶群體。”孫漢明解釋道,U8的客戶基礎和產品基礎都非常好:一方面,很多制造企業比以前更理性、 更愿意投入了,尤其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提出智能制造需求的企業越來越多。這些度過寒冬后仍生存下來的企業始終堅持用信息化改造自己的生產管理。另一方 面,U8在MRP計劃管理方面有足夠多的客戶積累。這些客戶在計劃層面應用成熟后,自然會對現場管理、計劃快速反應、制造成本的應用有更深入的需求。所以 用友優普抓住了這個機會,開始做相關解決方案的升級和完善。
“通俗的說,智能制造就是ERP結 合互聯網、傳感器等新技術,做生產現場的優化,實現更深度的應用。”孫漢明表示,在傳統制造中,很多現場操作都是非常繁瑣 的,很難用表單、單據去約束工人的操作行為,現場管理無法做到有效、及時,而且成本也很高。“智能制造就是要讓現場管理更加有序,不僅看著舒服,而且干起 來也更加順利。”
孫漢明指出,智能制造主要是管理人、機器和物料三個方面,所以U8設計方案時主要考慮的就是把這三方面鏈接起來,達成智能制造的基礎,并按照最優的模式組成客戶的生產和業務模式,達到最佳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效果。
循序漸進,打造行業隱形冠軍
事實上,用友優普已經在很多細分行業里,幫助一些企業成為了隱形冠軍。
如湖北菲利華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規模優勢的石英材料制造企業、中國航空航天等國防軍工領域核心的石英纖維供應商。
2015年3月底,菲利華全面上線U8+全程業務管理和車間可視化管理系統,特別是機加工車間,幾十道大大小小的工序完全實現了可視化、精細化管理,自動統計生產 進度,車間看板一目了然,計件工資核算準確……,真正實現了“按單生產、按單領料、按單質檢、按單發貨、按單核算”的業務管理目標。
孫漢明表示,在這個工廠里可以看到從ERP到智能制造的縮影。因為有很多中小企業還只是處于ERP的簡單應用階段,像RFID射頻卡技術、條碼技術,對于 50%的中小制造企業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而其實這個領域的提升就足以改變整個生產制造業的生產效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如河南瑞貝卡發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他們生產的數千種發制品暢銷亞洲、北美、西歐、非洲的40多個國家和國內100多個大中城市。
由于發制品品種豐富,如果完全依靠計算上單據式的管理,沒有單品序列號,很難做到有效管理。通過上線車間可視化管理系統,基于智能識別技術——條碼和 RFID,結合ERP車間精細化管理流程,瑞貝卡實現了車間管理的一目了然,讓車間管理從“憑感覺”轉變為“憑數字”,逐步建立起了智能車間。
再如某外資汽配企業,國外母公司用的是SAP,國內子公司用的是U8,采用的MES是德資供應商的。該MES平臺的數據接口是開放式的,和U8對接非常容 易,雙方很快就能找到彼此所需的耦合數據。由于U8可以及時、準確的通過MES把數據采集上來,現在該公司所有的在線質量數據都是通過MES系統傳到 U8,U8再進行分析、出具報表,包括母公司高管看到的報表也是從U8中出來的。
孫漢明談到,“通過這些案例我們可以看出,U8+在智能制造中有足夠的張力去發展,在細分行業里,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突破點和亮點。”
“其實,我們在打造樣板,包括打造系統基礎的時候,更多是考慮我國的實際情況,包括中小企業現實的生存狀況,我們要讓中小企業的生產裝備,在最經濟、最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礎上,感受到智能制造帶給企業的價值和預期。”孫漢明指出,所以,用友優普做信息化方案時,會更多結合客戶的業務規劃,包括短期、中期和長期的 規劃。
孫漢明強調,智能制造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沒有哪一個樣板是一次性建成的,必須像聚石塔一樣慢慢的堆積起來,所有U8成功的項目都是先做一步,再做一步,循序漸進,一個樣板搭建起來至少需要兩三年。
加大開放性,發展產業鏈
據介紹,U8+下一步將加大規范性和開放性,不僅是企業制造端的開放性,還包括互聯網端的開放性。因為智能制造和互聯網是緊密相連的,智能制造本身也是在互聯網大背景下進行的升級改造。所以,在智能制造方面,U8+將有兩個開放方向:一是制造層面,另一個是營銷服務層面,用友優普將會讓更多的合作伙伴,甚至 第三方軟件廠商加入進來,一起做智能制造這個大格局。
在具體應用層面,用友優普將會基于個別項目,與合作伙伴一起做深入應用,目前嘗試的方向有定制化,包括互聯網智能服務、制造企業的O2O應用、幫助垂直電商打通供給側等等。
按照已有的基礎,現在用友優普在智能制造領域成型的標準化的產品有行業插件、標準數據接口Open API、以及即將推出的車間級別的條碼應用、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適用于電子行業的太陽能芯片和適用于汽配行業的MES產品。
孫漢明強調,用友優普希望與MES廠商一起打造產品化的MES,尤其是行業產品化的MES,這樣既有利于合作伙伴的成長,也有利于U8市場的成熟。而且,基 于Open API,與復雜的智能制造系統對接和方案整合的時間還可以縮短一些,對于廣大中小制造企業而言,可以獲得更高性價比的東西。“智能制造肯定不是一種貴族化 的消費,而是一種可以讓中小制造企業真正獲益的智能制造方案,我們最終目的是這樣的。”
孫漢明坦言,智能制造不是某幾個系統就可以實現的,智能制造里有很多專業性、服務性的工作,是需要產業鏈來實現的,所以該部門現在有個很重要的職責,就是打造基于智能制造的行業產業鏈。“智能制造一定要強調行業特點,如果沒有行業特點,所謂的智能制造就無法落地,因為每一個行業都是需要有積累的。”
據悉,目前U8+在 智能制造方面的合作伙伴分為產品型和服務型的,產品型的合作伙伴已經有三十余家,包括軟件和硬件領域;對于服務型合作伙伴,用友優普計劃在原有的核心伙伴的基礎上,發展一批專門做服務的合作伙伴,并對其進行認證,與傳統的合作伙伴進行區隔。為此,用友優普設立了三年規劃,要求在三年內至少 有20%的增值經銷商能夠通過專業交付認證,按這個比例,三年后將有150家以上的合作伙伴能夠交付智能制造,或者提供智能制造服務的能力。
在采訪的最后,孫漢明總結到:“從用友集團的整體布局來看,U8+覆蓋的市場客戶群是最廣泛、最復雜、最有活力,也最需要制造專業能力的,如果把智能制造和互聯網解決方案連接起來,這塊市場前景將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