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頒發《中國制造2025》計劃全面推進制造強國戰略,成為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在這份行動綱領中,智能制造成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在用友優普高級專家崔曉陽看來,作為管理軟件公司,需要將國家智能制造的藍圖落腳到智能管理上,推動企業管理模式向智能管理過渡。
所謂“智能”,一定程度上是指機器或軟件代替人的思維。崔曉陽說,從這個層面來理解,智能制造的精髓其實是用機器代替執行的過程,而智能管理是用軟件代替管理者的思維。從用友優普未來的發展來看,在順應中國制造2025戰略愿景的進程中,將越來越向智能管理的目標邁進。
智能管理是智能制造基礎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在這一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并深遠地影響著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基于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裝備、智能工廠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領制造方式變革;可穿戴智能產品、智能家電、智能汽車等智能終端產品不斷拓展制造業新領域。
崔曉陽說,業界將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過多地聚焦在機器人、智能設備等生產過程的智能化上,往往忽視了管理環節的重要性,而財務、供應鏈、進銷存、生產計劃等業務環節的智能管理正是實現智能制造的基礎。
崔曉陽認為,用友優普最核心的優勢是構建了基于基本管理原理的企業管理平臺,幫助企業從實質上提升管理水平。過去二十年間,企業不斷夯實信息化基礎,借助U8平臺實現精細化管理;未來,用友優普則將致力于幫助企業向智能管理的目標邁進,以順應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下未來十年的發展要求。
全分銷模式釋放U8潛力
2015年7月,用友董事長兼CEO王文京發布消息,將原屬用友優普的U9產品線并入用友網絡,將U8產品線采取全分銷模式經營。用友優普自一年半之前從母公司拆分后,將全力專注于U8產品線的運營。
業務重組以后,用友優普明確并提出了未來業務發展的策略:聚焦U8、全面分銷、加強產品、提高效益、持續領先。崔曉陽認為,“全面分銷”是一項重大的業務調整舉措,將為用友優普U8產品線帶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長期以來,用友針對U8產品線一直采取“直銷為主、分銷為輔”的營銷模式,為了配合這種銷售模式,公司在全國配置有三十余個很多分公司作為直銷機構。崔曉陽說,目前這些做U8直銷的分公司的直銷職能全部轉為支持合作伙伴業務發展的區域機構;此外,用友優普針對合作伙伴體系進行了全面的升級,包括對伙伴的分級、分成以及伙伴類型、支持、管理等方面的升級。
在崔曉陽看來,全分銷模式將極大地釋放U8的潛力。由于之前實施的是以直銷為主、分銷為輔的營銷策略,銷售區域上難免有所重疊,再加上對伙伴支持力度不足等原因,在分銷業務方面一直缺乏對渠道合作伙伴的吸引力。現在情況則與以前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采取全面分銷策略后,包括總部、區域、機構三級的支持體系以及公司的顧問、專家和后方運營團隊,所有的支持力量都匯集到了合作伙伴,對合作伙伴形成了全方位的支持,此舉也必將進一步激發渠道合作伙伴的潛力。
打造更多行業隱形冠軍
從產業鏈發展規律來看,絕大多數企業將聚焦在自己所擅長的行業領域,而不是追求大而全的業態。崔曉陽說,伴隨著U8一起成長的企業基本上符合這樣的發展規律,并涌現出了一批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
過去幾年,經濟下行的壓力讓鋼鐵行業面臨著非常嚴峻的發展形勢。作為國內民營500強企業,江南冷軋在行業總體低迷的情況下,銷售額沒有增長的同時還能保持利潤穩步增長。這家設備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的企業,是如何成為家電薄板行業的隱形冠軍的?崔曉陽說,江南冷軋制勝的關鍵一方面是引進了高端的生產制造設備提前向智能制造轉型,其引進的冷軋軋機生產線的單價到達了3億元人民幣,精整線的精整機單價則和鍍鋅生產線達12億人民幣。達到了3000萬;另一方面同時,江南冷軋扎實地大力推進信息化工作,隨著U8 軟件產品的升級進行管理的升級,不斷積累和沉淀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為智能制造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使得智能設備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通過智能制造設備的改造和管理水平的升級,如今江南冷軋一分鐘可以軋出1200米厚度0.2-0.3毫米的鋼板。在崔曉陽看來,江南冷軋每一次產品的升級,每一次管理的升級,都和信息化系統的建設相關,不管是人事的調整,還是將工廠開到了海爾、美的的車間實現產業鏈的延伸,信息化切實幫助江南冷軋提升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也為客戶節約了成本。
通過智能制造設備的改造和管理水平的升級,如今江南冷軋一分鐘可以軋出一千多1200米厚度不足一毫米0.2-0.3毫米的鋼板。崔曉陽說:,國內冰箱基本采用0.5毫米厚度的側板,而江南冷軋采用的單面壓花工藝可以將冰箱側板的厚度降至0.45毫米,甚至是0.4毫米。同時,單面壓花還使得冰箱側板上的瑕疵不易顯現出來,省去了包裝鍍膜的成本。這樣一來,一臺冰箱的成本就可以降低2至3元,由于江南冷軋高水平的管理,精細的實際成本核算,最終使得他們得以接管家電企業的薄板成型加工,實現了產業鏈的延伸,對于年產量2000萬至3000萬臺的冰箱生產企業來說,節約的成本相當可觀。
另外一個案例,作為國內石英玻璃行業的領軍者,菲利華的車間可視化管理成為其實踐智能制造的重要推手。這種可視化并不是通過視頻實現的一般意義上的可視化,而是生產數據的可視化,是實時生產管理。崔曉陽介紹,基于U8平臺,菲利華的RFID制造執行系統和條碼系統完全替代了生產線上的紙質工具,只需要拿著工位卡,員工就可以進行物料的領用、生產的開工和完工、不良品的處理等。將訂單、派工單、機臺、加工操作者、物料有機地關聯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對客戶的響應速度。菲利華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況下,生產效率幾乎翻番、產能擴大、質量改善,提升了整個企業的競爭力。
崔曉陽說,隨著用友優普合作伙伴生態體系的建立,未來將會服務越來越多的細分行業隱形冠軍企業,用友優普也將加大投入,讓U8產品更加契合企業對智能制造的需求,通過智能管理的手段將其落地,幫助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